跳转至

Blog

理性之光

在当今时代,人们驯化技术,也被技术所驯化;信息真真假假,造谣反转又反转;真理频频受到偏见冲击而蒙尘。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理性,都在经受着考验与重构。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250501 随感

想起我那个班最近写的一篇作文:

有人说,自己眼中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别人眼中的自己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眼中的别人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

⸺鸽子

250424 随感

好久没看过 B 站了,今天没事干点开首页刷了刷。

结果,豁。现在 B 站环境已经成这个样子了?

别的不说,单说这么一个现象:首页上刷到了好几个视频,标题用了「抗抑郁」「看完抑郁症都治好了」这样的词语,点进去一看,基本都是搞笑场面。(其实我都不想放链接,这样会显得我的博客上有脏东西;但有证据要比没证据更有说服力。)

搜索联想里也有「看完不笑说明你抑郁了」这样的联想词。甚至上述现象在我写这篇随感时重新查证,还能复现。

不是,很好玩吗?

250423 随感

说明

这篇文章是 250421 随感的延伸,笔者鼓励你耐心读完前作再来读这篇文章。

每次发稿前,如果我觉得我的观点很奇怪,不够成熟,或者是别的一些情况,就会发给 DeepSeek-R1 读一遍,以期能有所改进。

很简单,加一句 阅读以下博客,并对其观点进行评析,再把整期博客放进 md 语法标识的代码块做一个圈限,然后发出去等回复。

这句提示词的每一个字都有我自己的道理。如果我的提示词有指向性,比如「批判」或者「褒扬」,它就会瞄准那个方向输出,把本来还算不错的文章贬得一文不值。如果我没提「博客」,它就有可能去和文章语言风格较劲。如果我不说「观点」,它就有可能会去挑语法或者错别字的毛病,甚至会对 <!-- more --> 破坏文章连贯性作出批评。

这次,我把 250421 随感发给了它,然后从它评价里面截出来这么一段:

  • 技术精英视角与大众需求的矛盾
  • 理想主义批判与现实妥协的矛盾

诚然,诚然。


250421 随感

好几天没看朋友圈了,其实也无事发生。

​感觉发朋友圈也变成了一件有点膈应我自己的事,毕竟微信的封闭生态 + 限制搜索并不算是一个能达到中游水平的记录设计,更别提导出。它只是发着方便。

评《我的世界大电影》

和一云一起去看了《我的世界大电影》。在影院从头笑到尾,出了影院开始正经反思。

或许在观影前把预期放低,更容易被大电影满足,所以先说结论。
中庸,不能说它砸招牌,但也肯定谈不上拍案叫绝。如果想开心一下或者为了情怀,我也推荐去看,别被评分吓跑了;但如果想得到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恐怕是会失望。
另外,如果你会替别人尴尬,你可能会不太舒服。

截至观影结束,IMDb 评分为 6.1,豆瓣电影评分为 5.8。截至撰稿结束(250413),评分又分别下降了 0.1。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建议在观看影片后再阅读本文。

但也只是一个建议,可以选择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