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50412 随感

今天终于想起来追更科技爱好者周刊了。有几个让我突然「灵光一现」的观点值得一说。没读原文,姑且断章取义。

如果你想完全控制自己的内容,你需要做自己的互联网房东,而不是租户。

例如,让我们引用一下《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

7.1.2 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同时,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微信账号或者以其他方式许可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使用微信账号。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受赠、继承、承租、受让或者其他任何方式使用微信账号。

7.1.6 用户注册或创建微信账号或功能账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该账号,腾讯有权回收该账号,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带来的任何损失均由用户自行承担。

7.3.4 你理解并同意,腾讯有权决定将本软件作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开发、使用本软件的部分服务为第三方作推广等,腾讯承诺在推广过程中严格按照本协议约定保护你的个人信息,同时你亦可以根据系统设置选择屏蔽、拒绝接收相关推广信息。

不言而喻,一目了然。

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神奇之处是,你在学校学到的抽象概念,会变成真实而有用的东西。

之前有一次去机房,老师跟我说这届(高一)有几个实力比较强的同学,会写 C++,而且还在准备竞赛。但她却着重强调,「只会写课本上的案例,不会像你一样写那种能真正派上用场的程序」。

可能正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上面这句话,才使得当今的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并无法投入实践应用罢。

这也得去反思,为什么我们平时那些学科总是「不会变成真实而有用的东西」。

新式废话使用数学、科学和统计学的语言来包装自己,给人营造出严谨和准确的印象。

这不就是 AI 幻觉,机里机气那些。

还有类似特朗普那个关税公式那种的,看似很科学实际上毫无道理。


另外其实真的很好奇阮一峰老师是怎么找到这些文章的……我从来找不到。可能也是我信息渠道太少了罢。